找到相关内容347篇,用时2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提道之阶次

    为什么叫做“见道”呢?昔所未见之圣谛,如今已见故名见道。在此位时具 有:正念、择法觉、精进觉、喜乐、轻安(或清净)、 三昧和平等。 修道 ... 加行道 加行道是在资粮道究竟以后之进一步阶段。此时能证悟四圣谛法及其随顺决 择之四分。此中有四位:即暖、顶、忍、世等一法等位。为什么名为加行道( 或相合道)呢?那是因为此...

    冈波巴大师

    |菩提道|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0846063687.html
  • 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

    (或乐),直到那种感受消失或不再干扰,又回到呼吸(或腹部),若有心念(贪.瞋.痴、或无贪.无瞋.无痴等)或法念(思惟的对象,依《大念处经》记载,包括:五盖、五取蕴、六根、、四圣谛)产生,情况也...四念处的修法一直是佛陀时代及上座部佛教徒寻求开悟解脱的主要法门之一。在大乘佛教,有人怀疑这个法门是声闻道、辟佛道,而不是菩萨道,龙树菩萨针对这个问题回答说:「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1040489.html
  • 马鸣菩萨传

    7) 立要:立下誓约。  (8) 堕负:在辩论中负于对方。  (9) 非恒:不凡。  (10) 根、力、、道:即五根、五力、、八正道。 ...恬然不计。诸沙弥中广学问者,其远大,疑非常人。试问其人,观察所为。随问尽答,而行不辍足,意色深远,不存近细。时诸沙弥,具观长老德量冲邃,知不可测,倍加恭敬,咸共侍送。  于是长老胁,即以神力,乘虚而逝...

    三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2345052.html
  • 马哈希西亚多略传

    不发一语、避免全睡,经行时都不错过观照每一个肢体的动作,那时的身心状况还是保持著极警觉及健康状态。明贡西亚多的指示是:已开展了,身心疾病被排除掉了。  在那段禅修期间,马哈希西亚多已获得圆满的内...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1050316.html
  • 四谛三十七道品修行纲领

    起就昏沉。人要懂得休息。   法念处:观主宰欲和耽溺习气影响念头,再影响感受情绪,再影响生理,由细而粗,唯有定慧双修精进不放逸又耐心,才能成就无我(断主宰欲和耽溺)慈悲。    ...

    张大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3252810.html
  • 佛教禅修——南传上座部佛教

    的念、择法、精进、定等等。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修行道路,使无论是过出家生活的人,还是过在家生活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随分随力地行践八正道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逐渐减少烦恼的困扰和贪欲、...念处经》中,在提到法念处时所列举的都是佛教的教义,当中共包括有五盖、五蕴、十二处、十结、、四圣谛、八正道等。  正念于五盖——当五盖生起时,知道它们生起;当五盖没有生起时,知道它们没有生起;除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0154245.html
  • 从四圣谛谈心灵创伤的疗愈

    道圣谛以八正道为核心,依照不同的重点来说,有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八正道,合称三十七道品,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三者虽然有深有浅,却是一体的,不能单纯地看成...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0354525.html
  • 通往觉悟的基石

    无我」的重点在于:诸法的真实相,就是单纯的现象生灭,背后并没有一个本体的支持。 经典中关于法念处的部分可再细分为五小节,每小节涵盖一组不同的法:五盖、五取蕴、内六处与外六处、、四圣谛。在这五组当中,五盖和属于狭义的「心所」,其它各组则属于广义的真实组成要素(但第三组「内外六处」所提到的通过根门而生的烦恼结,也可包括在「心所法」内。)。在本章中,我们只简短处理被归于「法」的「心所」意义下...

    菩提長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4654763.html
  • 四念处的修行方法

    法念处可以说是佛法的核心,法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五蕴、六根六尘、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扼要地观照可以用三法印来修习,前面的身、受、心念处结合三法印就可以照见真相、解脱烦恼。当然,法念处也不是...四念处的修行方法   黄国达   摘自 ‘正之音·佛法漫谈’   “四念处”又称为“四念住”,是早期的...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0257462.html
  • 成佛之道导读

    慢与贪嗔等烦恼,因此造种种业受种种报,若要解脱烦恼,就要修四念住、八正道、等道品,这是道谛。烦恼灭尽,清凉自在,涅槃寂静,这是灭谛。  至于从破身见入法流,渐离烦恼而得慧解脱、俱解脱的证果次第,...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1257475.html